close

看到教育頻道某位師大美術的教授示範水彩寫生,提到一種叫做「灑鹽法」的技法。

忘了先前和誰聊天,對方的論點是「藝術不必訓練,一切順著感覺走,自然才是藝術。」對於這派主張不作任何藝術訓練的看法,我有親身的體驗...

退伍前某位長官又叫我幫她女兒畫畫,還指定要用水彩。

當兵期間有好幾次拿起畫筆的機會-雖然大學也畫,不過都是素描居多。至於使用水墨或顏料等媒材,自知學問極深,因此連碰都不敢碰。

從接任心輔老師之後,先是畫了張長寬各兩三公尺的大海報(使用素描及漫畫技法),




之後又是慶生賀卡(使用國畫技法、實驗蠟筆媒材),之後是小朋友的暑假作業(含立體紙雕、插畫等),最後退伍前再來個水彩。

對於荒廢多年、甚至根本沒學過的技法或媒材而言,每一次長官有美工任務交代下來,我就要開始頭大了。

畫畫並不是把顏料塗上去就行了。我先是根據任務需求構思題材內容(這部份很耗腦力),小比例構圖、原尺寸打稿(這部份有素描基礎,沒問題),再來最困難的來了-那就是開始試驗、熟悉每種媒材的特性:

蠟筆在哪種紙上可以表現粗獷的美感、哪些情形會又髒又難看? 國畫繪竹子的分層蘸墨,要怎麼搭配色調才能在生硬與平淡間取得最自然的效果? 漫畫的整體配色,要怎麼搭配才能使人物主題生動又不會相互衝突?

我認為答案是經驗與技巧。

技巧是經驗焠鍊而生。

學習這些技巧,就像站在無數前人智慧堆疊的高台上,擁有更遼闊的視野。
掌握這些技巧,可以把心中的感覺用精緻的包裝、更完美的手法呈現。


藝術確實需要訓練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k 的頭像
    Hank

    成仙之路

    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