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以下是自己從大四到碩一期間,觀察大量周遭樣本以及親身體驗後的心得:



洨先生與瘦先生一同開車出遊,很不幸地,車子在荒漠裡拋錨了。

由於缺少工具,車子修復的機率實在不高。

於是洨先生說:與其乾耗在這兒,不如直接徒步啟程,我知道再過去十幾哩有個小鎮。

但是瘦先生說:不好,走路太累了。我還是留下來修修看。


於是他們把乾糧飲水分成兩半,一個徒步出發,一個原地修車。

到底後來誰先抵達小鎮?

有人說,等車子修好,兩天的路程不用兩小時就到了,當然是留下來修車。

有人說,車子都未必修得好,還是提早上路比較穩當。


如果分開來看的話:

洨先生是否會迷路、風沙、盜匪、猛獸等原因,困死在荒漠裡?

瘦先生是否能夠順利把車修好? 

修不好而決定棄車再徒步啟程追趕的機率有多少?

修得好的話需要幾天? 就算修好,油料足夠嗎?


如果合在一起看的話,

修車的瘦先生究竟能否後來居上,超越徒步的洨先生,

取決於二者綜合的變因,所以「誰先到小鎮」的結果無法預測。


那有沒有可以預測的?

有的,而且準確率趨近於100%

1. 開車通常比走路快。(除非老是拋錨的破車vs.馬拉松健將)

2. 如果車子還可以開,洨先生和瘦先生都不會想走路。


(在我們這樣的社群裡,至少有七八成都是這樣的邏輯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再加一點進階版的,是我認為足以突破理性分析的重要考量因子:

一樣是脫困活下來抵達小鎮,比賽先到後到又如何?

(不在乎主潮流意識、不屑與流俗為伍的比例很低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還有終極版的,帶著濃濃的禪意:

有誰規定,洨先生瘦先生一定要到小鎮?

(像這樣具有出世思想的,活到現在認識不到三個)


喔對了: 

大陸人喜歡把「學」問念做「洨」問,而「肥碩」用台灣國語的念法就是「回瘦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ank 的頭像
    Hank

    成仙之路

    H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