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我第一次出國自助旅行,行程一共六天五夜,包含馬來西亞及新加坡。馬來西亞的部分由大學同學兼地陪幫我們安排,新加坡的二天一夜則由我規劃。
這次旅行其實早在2006年大學畢業時就有構想。當時我們幾個社團的好朋友約定畢業之後會飛去馬來西亞找他玩,中間經過當兵以及考研究所,所以拖到2009年才開始積極規劃。不過這時候又遇到新的問題:有時間的人沒錢、有錢的人又沒時間,所以在敲定日期的過程也做了一些妥協和抉擇。
大約2009年底就先以簡訊和馬來西亞同學聯繫,2010年一月又陸陸續續透過MSN討論行程。
自由行總是充滿驚喜,所以我們也保持行程的彈性以配合各種突發狀況。後來實際執行的行程如下:
D1 (2/3) 下午搭機至吉隆坡機場,夜宿雲頂高原。
D2 (2/4) 黑風洞、吉隆坡,夜宿太子園。
D3 (2/5) 吉隆坡,夜宿馬六甲。(原訂直奔新加坡)
D4 (2/6) 新加坡,夜宿新加坡。
D5 (2/7) 新加坡,開夜車回機場。(原訂返吉隆坡赴約遊KLCC)
D6 (2/8) 上午飛機返台。
我們挑了號稱最便宜的全亞洲航空(AirAsia)。原價是很便宜沒錯,台北-吉隆坡單程只要三千出頭。不過等到確定要買機票的時候,才發現多出一堆雜項:機場稅、行李托運費、選位費、手續費還有近過年加價,結果來回機票總價超過九千。
印象中過去搭過的十幾次飛機裡面,幾乎都是有飛機餐或者可以點飲料。全亞洲航空卻是樣樣都要錢。飛機餐100元台幣、零食和果汁幾十元不等,就連應該免費附贈的廉價紅茶綠茶也要錢,而且還不忘廣播提醒乘客機上禁止外食!!!
我從早上實驗室meeting之後就趕著上飛機。不知道是不是餓著肚子心裡不平衡,連帶著覺得其他設施也同樣糟糕:椅子太硬、椅背角度不能調、機艙內太悶、走道太小...
直到發現一個有趣的東西:passenger chat room-- 達到巡航高度之後,機上開始"熱鬧起來",大家開始互問哪裡人(大部分是正要回國的馬來西亞人),接著很興奮地分享自己的台灣之行。
大部分的人都很喜歡台灣的夜市小吃,其中不少也嘗試了臭豆腐,並且形容那是腳的味道。
去程坐的是窗邊,順手拍了幾張:
從白天到夜晚,再到平安降落,又是另一段傻眼的開始
走下飛機發現自己位在一片貨機的工作區中央,空姐走在最前頭帶領幾百位乘客魚貫通過這些貨櫃。
穿著台北冬季的大衣,拖著行李走在剛下過雨的濕熱水泥路上,
悶熱、簡陋,是我踏進馬來西亞國門的第一印象。
不知道走了幾百公尺,終於進入同樣簡陋的機場大廳。後來才知道吉隆坡機場有兩個航廈,比較舊的LCC Terminal 專供AirAsia使用。
通過海關的時候,行李要通過X光機掃瞄。還記得當時肩上背著小包包、左手提著要給地陪的台灣名產、右手拉著登機箱。我好像只把登機箱放上去掃描,就這樣大搖大擺走過去,警察也不阻攔。
難怪之前地陪Z兄再三提醒我,私運毒品會處死刑。
因為這麼鬆散的入境查驗,要被抓到真的還蠻難的。
等到地主來接我們的時候,已經超過十二小時沒吃東西,於是就先到Selangor(雪州)Shah Alam(沙亞南)的太子園品嚐當地小吃:
六味糖水(註:google到六味是指龍眼、蓮子、芡實、百合、薏仁、淮山和玉竹。)
福州炒-- 用豬油和類似醬油炒的,賣相不怎麼樣不過味道還不錯。
廣府炒
釀豆腐
玉米水
這裡每送上一道菜服務員就跟我們收一次錢,其中一次地陪Z兄正好去另一攤買東西,小販過來雞哩咕嚕地跟我伸手討錢,我ㄏㄚˊ了兩次之後他才改說英文。沒辦法,這裡是馬來西亞,法定的官方語言是馬來語,所以華人也是要懂馬來文的。
吃完宵夜已經十一點,我們卻跟雲頂酒店約定十二點check in,於是上了高速公路之後Z兄就開始一路狂飆,速度快到遠方的雙子星大樓只剩殘影。
不知道吃了多少罰單、轉了多少彎道,終於在午夜抵達雲頂高原。(不耐山路的Y先生在抵達前五分鐘把宵夜都還給這片大地)
累歸累、熱歸熱,一到了五光十色的賭場,精神又自動振奮了起來。
為了避免失控把接下來幾天的馬幣在第一晚燒光,在進入賭場前就先定下預算。
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坐上真正的賭桌:(可惜賭場內不能拍照,不然今晚看到不同種類的保全配槍已經可以出一本圖鑑了)
綠色的絨布桌面,桌上是不同數字的下注區。掏出鈔票,服務員驗鈔換給我們籌碼。
原來真正的籌碼是很重的-至少比大富翁那種塑膠籌碼重了幾倍,感覺裡面塞了辨識晶片什麼的。
放完籌碼之後,服務員雞哩咕嚕的講了一串不知道是馬來語還是馬來英語的術語,要我們別把手肘靠在賭桌上,接著雙手一攤,示意停止下注,再按下輪盤按鈕。皮夾裡的鈔票也在鋼珠旋轉中不斷奉獻給雲頂賭場。
連輸了兩把之後,覺得沒什麼意思,改玩吃角子老虎試手氣。(這裡很少人玩這種,大部分都坐賭桌去了)
吃角子老虎沒有人旁觀,玩起來也比較自在,只是賭注小了容易玩到睡著,難怪玩這種機器的人大多是一副窮酸樣。
賭輪盤輸、吃角子老虎又輸,於是越賭越大,原本的堅持開始鬆動。
這裡的賭場又有一種積點卡,可以把每台機器贏的錢存進卡裡,最後一次提領。最有趣的是不只贏錢才有積點,就連在路上逛來逛去每隔一段時間也有積點。
這種設計看來大方,其實卻是榨乾賭客身上每一分錢的邪惡設計。賭場旁邊一整排的提款機、還有一間24小時營業的人工銀行...
難怪這裡一堆人跳樓自殺。
最諷刺的是賭場外還有一個類似心理諮商區的攤位,旁邊貼著一些別因賭博而困擾的海報。
回到賭場飯店已經是半夜四點,沿途還是不少遊客,只是我們已經沒太多心力去注意誰沒影子誰沒腳。